按:此套路由馬憲
春先生所義,雜無 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之理,可以周而復始 地槲演練,不但可收 鶸身之效,也可用于防 身自衛(wèi)。
演練八極十 三式,四正四隅不 可不知。劈、探、
迎、撐為四正,降、虎、圈、伏為四隅。再加上五步(前 進、后退、左顧、右 盼,中定),因此形 成十三式。劈為劈 山掌,探為探馬 掌,迎為迎面掌,
撐為攛捶,共為四 正;降為降龍,虎為虎 抱,圈為圈抱掌,伏為伏 虎,共為四隅。學者尤宜先 求其象,以養(yǎng)其氣,久之自然能 得其理,由無知到有知,由知到明, 由明到精。動作如下:
二、起
勢:兩腳分開 與肩同寬,頭 不偏倚,虛領 頂勁,含胸拔 背,松腰松胯,沉肩墜肘,目平視,嘴微 k閉,舌舔上腭(圖2)。
手外纏,右手內纏,右 腳為根,左腳輕輕抬起,向南 南申出(圖6 )。
三、劈山掌
(面向南):向 -左擰身,左乎下 沉于左胯旁,右掌向南劈出, 成左虛步(圖7)。
四、探馬 掌(面向西):接上 勢,右手 繼續(xù)向外滑,左 腳收在右腳內 側,腳尖稍離地。左手在左肋 下,手心向下,右手向前探出, 手心朝下(圖8)
沉右 腕,上左 ; 步成左弓步,插左手,手心向下,右 掌下按(圖9)。
上石 步成四六探出,掌心向前下方,左手收 于左胯旁,手心朝下。沉肩墜 4寸斂臀,氣沉丹田(圖10)。
五、迎 面掌(面向東):以右腳跟為軸, 向東轉身,右手 揮出與肩同髙, 手心向下,左手在左肋下,手 心向下,左腳在前成左虛步, 、全身放松(圖11)。
收左 腿,腳尖在 右腳內側 稍離地(圖12)。
瀏覽4,49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