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太極拳的朋友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太極拳博大精深'提 到博大精深便怯步+前,又說,“太難。太極拳太難了,不練 了?!笔遣皇且驗椴┐缶罹筒痪毩耍蝗ド钊胙芯苛??如此實 不可取。
1.博大精深
用常的E光去看“博大精深' 不得了,極博極大極精極 深,難學難懂—葉障目,看什么也不會全面,請將目光穿透盲 障,再去審視博大精深,定覺頭腦清醒,眼前一片明晰。博是讓 你博采眾長。練太極拳,不伹學習拳論、拳經(jīng)、拳譜、拳訣以及 前人和今人撰寫的拳理論,還要涉獵百家,讀些文學、地理、數(shù) 學以及科普知識,中外名著、歷史、拳擊、格斗以及博學武術各 門類的一切知識。多讀書,知之越多,越有助于對太極拳拳理的 理解和學習。
大,大是大自然,道法自然。練拳盤架越自然越符合太極拳 的拳理拳法。練拳像穿衣服系扣,像吃飯用竹筷,似婦女織毛衣 雙手輕松持毛衣針那么自然、輕松、隨意。以自然的心態(tài),自然
的肢體練太極拳,還會有力嗎,還會僵緊嗎?
精是在自然狀態(tài)下盤拳,要循規(guī)蹈矩,行功分清陰陽,虛 實、幵合、一招一式,似鐘表的表心,齒輪相合,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 絲絲相扣,細膩嚴謹。
深莛深人研究太極拳之特性,循拳理拳法修煉?不可瞞天過 海,稀里胡涂,得過且過,又不可拘謹僵持渾身肢體僵而不開。 總之,以自然的心態(tài),自然的動作,投人太極拳的修煉。
2.習拳明理
閏家昌盛,為習武者開辟了學拳練功的廣闊天地。太極拳理 搶經(jīng)典豐富多彩。當代太極拳人,太極拳修煉者要讀書明理方可 得道。
學習拳理明白拳之道理。我們的先賢比我們單明白近三四百 年。清人陳鑫大師《學拳須知》明示后來學子,“學練太極拳先 讀書,書理明白,學拳自然容易' 京城太極拳松柔藝術大師楊 禹廷說:“打拳打個理?!边@是先輩拳人給我們后繼學子的至理名 言,不可不悟。
太極拳拳理源于《老子》《易》學。不理解拳理,難于練好 太極拳。一般健身無須過高苛求,如杲深人修煉必須讀書,懂得 拳理。筆者認為,習拳有一個公式,“認識一理解一明白一懂' 認識,可以到各公園看人練拳,這是直觀認識;還可以問拳師, 請教教練,這是聽中求認識;讀太極拳理論書、拳書,以及對名 拳師專訪的紀實類文章,從中體會太極拳的拳理拳法,這是理性 認識。通過看、聽、讀以后,對太極拳有了初步認識,就開始學 練,從實踐中去理解。但是有些拳友往往不注重讀書,不注重學 習拳理。有一位拳友練拳十幾年,沒有一冊拳理書,沒讀過全文 的《太極拳論》,道聽途說記住幾句拳訣,練拳常出病手,也不
明身形之病。還W甚者,每天在公園與人較技“推手”,渾身是 勁,兩臂拙力,不知拳論要求的“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你 介紹他讀理論書,他說:“那是虛的?!逼鋵崳摹皩崱?,通俗 理解,就是本力加招法。說“虛”者不是淺薄,就是對太極拳的 無知。
《拳論》云:天地為一大太極,人身為一小太極……此不用 拙力,純以神行功效著矣!主張“實”的朋友不可不悟這幾句拳 之精論。太極為陰陽,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太極拳 理陰陽為母,講究虛實,沒有虛就沒有實,不少拳人十年二十載 練不好拳,找不到感覺,原因之一,不是虛的多了,而是虛得不 夠。松柔是太極拳的拳魂,松柔就是陰虛,沒有虛,就沒有太極 拳,這是太極拳的特性所決定的。太極拳學的陰陽學說源于老子 《道德經(jīng)》。老子說,“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無有人無間”。沒有 虛就沒有實,拳人立志要深層修煉太極功夫,不可無陰,不可無虛, 離開虛,將空忙一場,空忙一生,最終也不知什么是太極功夫、太極 拳是什么“滋味'《太極拳論》《十三勢歌訣》《十三勢行功心解》 《五字訣》《打手歌》《太極懂勁解》《太極圖》《虛實訣》《陰陽訣》等等 數(shù)以百計的拳訣、拳論,都是虛的。沒有拳理的虛,也就沒有太極 拳了。試向,哪位拳家能離開這些拳之經(jīng)典,能練出一身功夫來? 所以,學習太極虛學,是十分重要的。
老子說,“天道無親”是很有道理的。
瀏覽1,033次